很多人說牛津無聊,但我慶幸因為堅持要買便宜的火車票,所以在這裡紮紮實實的待了一整天。也因為無心插柳看到有免費的tour跟著走,tourguide甚至是一個有點書呆子感但又有點幽默的牛津學生,聽到了超多超多發生在這座古老大學城裡面發生的有趣的故事歷史與八卦,還有跟劍橋的愛恨情仇(真的很好笑),英國歷史中一堆皇室跟牛津相關的軼事。
在這之前我並不太了解學院制,今天遊走在學院間才知道原來真的就是像哈利波特四個學院那樣,牛津38個學院有自己的建築群自己的教堂食堂(okay牛津食堂)宿舍交誼空間學生會,同時也要自行籌措財源,並且學生申請學校必須同時被校方跟college所接受。每個學院會有一些各subject學生的名額,就像主修魔藥學有來自葛來分多雷文克勞的不同學生,甚至有自己的圖騰跟圍巾徽章什麼的酷炫到爆!書院聯盟制的wiki、牛津大學學院的wiki。
穿梭在各個學院之間,真的是充滿古老的學術氣息,讓人非常嚮往。800多年的歷史所累積的智慧跟學術氣息讓人光是走著就覺得通體舒暢,而且我今天還穿著牛津鞋逛牛津,
可惜沒有帶劍橋包來英國,無法揹著劍橋包逛劍橋哈哈哈。
幾個學院的場景是JK羅琳寫哈利波特時的靈感來源例如Christ Church College的飯廳,古老圖書館、醫護室等等。去過英國不少地方,牛津給我的感覺真的是截然不同於任何一座城市,古老而悠遠而沉靜,如果可以在這裡潛心向學鐵定非常非常過癮。想著學生生活快要告一段落其實也覺得很不捨,如果可以在這裡唸書有多好。
下午去了一家據說是英國最老的tearoom,然後暖完身子跟好久不見的翁翁大聊天之後又繼續散步,在大學城間迷路,繼續做著美好的學術夢,仍然是一千兩百萬喜歡英國!每去一個地方都加倍喜歡!!
晚上要回來的時候去加值oyster card發生一件好事,因為我travelcard期限用完了,加值的時候因為沒有零錢就去服務台加,那個老人一直問我有沒有Young person card,我一直不明所以,因為YP卡是鐵路局發的跟地鐵我以為完全沒關係,原來有YP卡用pay as you go坐地體也是1/3 off!簡直要大哭,幸好travelcard不算在內要不然我真的超虧的。於是剩下三天可以享有地鐵66折的優惠爽!
牛津八卦佚事歷史
1.Bullingdon Club wiki
就是無腦青春校園片會出現的那種兄弟會。這個牛津歷史悠遠的社團會在招收成員的時候檢視六代的族譜,除此之外加入後要花台幣十幾萬買特定的服裝,然後到一家餐廳去當場把人家餐具砸爛桌椅砸毀在用現金付也是十幾萬的高額賠償金。這也就算了,稀奇的是David Cameron以及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都是這個Club的成員。說到倫敦市長,他真的是個存在感超重的人,甚至倫敦眼跨年的螢幕投影還在倒數的時候投影出他的頭講了一堆有的沒的,我當時就在想,這麼彰顯個人的事如果出現在台北,試想郝龍斌的頭被投射在跨年晚會的101上在那裏講話,不被罵死才有鬼,實在很妙。回來查了一下學經歷,不難發現其實英國也仍然是菁英政治的社會。
2.劍橋大學的成立其實是牛津大學在成立初期與當地居民衝突不斷,因此有一批學者就跑到劍橋成立了劍橋大學,兩者算是長久以來的勁敵但是各學院也有在對方學校的姊妹學院。
3.牛津大學的圖書館是全英國第二大,因為它可以無條件要求在英國出版的出版物繳交一本至館藏中,第一大就是British Library,第三大無疑的是劍橋大學的圖書館。
4.牛津大學是英語系世界裡最早的大學,也是各個領域菁英的搖籃,起初成立的原因其實是當時英國的學者大多在巴黎求學作學問,但是因為英法爆發戰爭當時的英王禁止英國學者在巴黎求學,於是就在牛津成立了牛津大學。30幾個學院成立時間不一,大多是教權各教會所主導成立的,有教會賦予的自治權,想要了解牛津大學的歷史跟教會跟皇室關係密不可分。
5.牛津大學成立computer science非常lag,晚了英國各大學大約10年。
6.在13世紀時牛津大學的學生跟當地居民曾經發生激烈衝突,起因只是因為兩個學生到酒吧喝酒跟老闆發生口角,之後各自烙人再加上長久以來因為繳稅跟文化差異等累積下來的矛盾一觸即發,有60多個學生被殺死,30幾個當地居民死掉。後來英王知道很生氣,應該是愛德華不知道幾世,還把主事者拖到倫敦塔斬首。